10号楼位于汾阳路83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内,原为犹太俱乐部三德堂及教堂,水塔位于花园内,均建于1942年。
10号楼建筑具有法国现代派简化的古典主义风格特征。建筑主立面对称构图,在横竖两个方向均做“三段式”划分,外立面多处有弧形墙面造型,西立面还有层层收进做法。南立面室外大楼梯直接通至二层入口。窗间使用简化的装饰性壁柱,且二、三通高,四层单独使用壁柱,柱径减小。壁柱为方柱,上有凹槽,但柱头花饰被大大简化。五层中部退后,形成屋顶平台。两端立面采用凸窗,上下贯通。建筑上的古典装饰被大大简化甚至取消,体现出现代建筑思想的影响。室内外局部装饰具有艺术装饰派特征。水塔造型简洁,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几何形装饰。
1952年年底,医院正式接手该楼,将二楼用作小儿气道异物病房及手术间、三楼用作耳鼻喉科男病人病房、四楼用作眼科病房,五楼则为医生宿舍,病房布局合理,有利于工作。一楼则用作食堂、总务科、设备科、药房库房、工会活动室等。水塔则是用来蓄水,并利用自身的高势对10号楼提供送水,成为了该楼的配套设施。
文化大革命期间,10号楼原教堂部分建筑被大面积损坏,只得进行内部修整。
1989年,10号楼五楼成为眼科研究所用房。
2009年至2011年,陆续将各层面进行装修,医院各行政科室已搬入办公。
2005年10月,该楼及水塔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。
摘自《桃李灿灿 黉宫悠悠:复旦上医老校舍寻踪》